大約6~7年前,開始比較頻繁的打高爾夫球之後,因為越來越不喜歡一個人打球的關係,我開始加入大小不同的高爾夫比賽或球聚,也因為如此才開始每個週末在不同的球場之間打球比賽~在捷克的高爾夫球球圈子裡,總是有一群人每週末像我一樣去不同球場比賽,跟許多像我們一樣熱愛打球但又怕孤獨沒挑戰的人,參加比賽是個不錯的結交同好的場合。
因為大部分像我這樣的球友,無非是想找些知音在一起熱愛的運動中,找到人一起比試看看,享受像在電視上看到職業選手的一半感受~雖然長桿沒有人家打得遠、打得準,但至少走向果嶺的那一刻,頗像職業選手的感覺,5呎推桿看起來也頗職業,會給外行人錯覺啊~
正因如此,高爾夫運動可以與各種的活動一起結合,看起來可以很職業選手或很像業餘愛好者,在很多外人眼中,高爾夫球的確不像是個正經的運動~ 沒有足球的狼狽、網球的拼闖、籃球的暴力美感,往往換來的閒言閒語是:『這也推不進...?』或是『這桿看起來一點都不難..』職業高爾夫大賽獎金,從90年代突破50萬美金到今日演變到400萬美金的冠軍獎金,而還有些人普遍覺得高爾夫不是個像樣的運動? 因為高爾夫多了許多內心戲,跟下圍棋或玩德州撲克一樣,轉播單位往往無法得知選手的內心選擇煎熬,總會讓人覺得這玩意兒看起來太容易~
我曾聽過人說過: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,移動到其他人活膩了的地方去活看看~ 對我來說,高爾夫與旅行都是必須親自去體會的解題探險,它不是普通功利主義者能理解的活動~打出的每一桿都開始製造下一桿的問題,每一個景點也是下一個起點,沒有非常必要,但卻是需要的人生體驗:高爾夫旅行~
Comments